> 警务图片
三能浙警丨夏玉林:警营里的“低空尖兵”
  • 日期: 2025- 09- 16 15: 24
  • 来源: 市公安局
  • 浏览次数:
  • 字体:[ ]

公安部、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省厅警务航空队

警用无人机教官

省厅无人机应用人才

全省公安机关“千名好民警”

荣立三等功2次

2013年12月,有着14年军龄的夏玉林从海军航空兵某师转业到路桥公安分局。如今,他是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从守护祖国海天的空中卫士成为了扎根基层的低空尖兵。

警用无人机的“开拓者”

“这个角度,能过去!”只见穿越机向一侧灵活倾斜,以一个近乎不可能的角度切入狭窄的楼宇缝隙。训练场上,夏玉林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飞行经验传授给学员。

2017年,分局警用无人机建设起步之初,巡特警大队只有2名零基础的飞手和1架“悟”型的老款无人机,一切都得从零开始,飞行员转业的夏玉林承担起了“开拓者”的角色。

360度自旋、水平八字……白天苦练飞行技术,夜晚钻研原理知识,夏玉林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获得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驾驶证B2资格,成为全省首批警用无人机持证飞手。

为了完善警航队伍人才建设,2018年,夏玉林牵头组建“雄鹰”工作室,手把手教学。目前,工作室已培育部级教官1人、市级教官3人、持证飞手86人。

随着警用无人机飞手队伍的发展壮大,夏玉林发现,警用无人机使用管理缺乏一套体系标准。面对这一空白,他牵头攻坚, 仅用了半年时间,编写完成六本标准化应用手册,为分局警用无人机建立了统一的“语言体系”和“操作规范”,受到了公安部的肯定。

屡建战功的“王牌飞手”

夏玉林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高度的责任担当,累计参加各类安保任务60余次、处置警情870起、协助案件侦破221起、成功搜救37人,用科技之翼为安保维稳、基层治理插上翅膀。

2020年3月,某地突发山火,夏玉林被抽调火速驰援。

“报告,A区域发现火情!”夏玉林冷静地操控飞机悬停,放大图像。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在山林间奋战三个昼夜,利用无人机协助火情研判,排查、推送火情点20余处,为发现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空中支援。

“我们要充分利用无人机站得高、看得远等优势,冲破传统作业的局限,为我们插上‘智慧警务’的翅膀。”夏玉林手中的无人机还是警务一线“耳聪目明”的侦查武器。

2025年4月,正值毒品原植物罂粟开花挂果的季节。夏玉林通过自主规划航线、人工+AI智能识别等方式,对人力难以踏查的无人院落、荒山林地、田间地头等进行高空巡查,通过地毯式搜寻,协助查获非法种植罂粟植物500余株,为禁种铲毒行动提供了精准高效的空中技术支撑。

技术创新的“警界工匠”

“如果遇到地震、台风等极端天气,该装置可以完成监测、侦察、救援任务,并极大减少警员的暴露风险。”2025年全省公安局长座谈会期间,夏玉林自主研发的“水陆空三栖智能飞车”代表台州市公安局参加新技术装备展示环节。

多年来,夏玉林立足基层需求,不断拓展“无人机+”应用场景的深度,围绕城市、山林、海域总结提炼出野外赌博窝点侦破、无人机信息采集、打击海上走私等7大类21个应用场景技战法,还申请了2项国家发明专利。

钻一行精一行,工一技匠一心。在无人机事业上,夏玉林将战斗机的精准与警务的严谨深度融合,以匠人情怀雕琢飞行技艺,用实战成果诠释了警用无人机的无限可能。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