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带着一群小朋友学习怎么玩水?300个月的小朋友可以学吗 |
|||
|
|||
快乐的暑假已经开始 在这个悠长的假期里 孩子们都按捺不住到处玩耍的心 加之天气炎热 许多孩子往往难以抵挡水的魅力 三五成群地前往河边 水库等水域游泳嬉戏 然而,稍有不慎 就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为了提升公众 尤其是孩子们的防溺水意识和自救能力 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7月17日上午 台州市少年警校学员开展 以“‘警’防溺水,守护当‘夏’ 做自己的首席安全执行官”为主题的 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项活动 理论课程提升防溺水意识 “炎炎夏日,大家的感受是什么?” 防溺水课堂在愉悦的交流氛围中开始 “只要有水的地方, 甚至浴缸都能成为溺水地!” 小警察们带着大大的疑问 在一个个溺水事故中 深刻学习溺水的危害 “为什么许多小朋友会游泳, 却还是会溺水呢?” 通过精彩又专业的理论课堂 小警察们了解了溺水事故的成因 掌握了安全知识 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实践课程提高防溺水本领 理论的学习必不可少! 实践操练也必须跟上! 小警察们紧接着来到台州市游泳馆 在专业游泳教练的悉心指导下 进行了全面的水中自救技能培训 “老师,我这个姿势对吗?” “老师老师,看我操作!我学会了!” 小警察们积极踊跃地学习着 学会了基本漂浮、呼吸控制 自救技巧等核心技能 还学习了大字漂,水母漂 小警察们在游泳玩耍的过程中 收获安全技能 纷纷表示自己已“顺利出师” 在突发状况的时候能够 迅速反应,有效自救 本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更在他们心中根植了“安全第一”的理念,为构建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预防 溺水知识科普专区 1. 认识溺水风险 了解溺水的快速性:溺水通常发生在无声无息中,过程非常快,往往只需几分钟。 识别危险水域:包括河流、湖泊、海洋、游泳池、甚至是家中浴缸等任何可能淹没头部的水源。 2. 预防措施 成人监督:儿童应始终在成人视线范围内,并由会游泳的成人陪同。 禁止单独游泳:即使会游泳的人也不应独自一人下水。 遵守规则:不去有禁泳标志的地方游泳,不擅自进入未知水域。 穿戴救生衣:在船上或不熟悉的水域中,即使是会游泳的人也应穿戴救生衣。 避免酒精:酒精会影响判断力和身体协调性,增加溺水风险。 3.自救与互救技巧 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1. 保持冷静:避免恐慌,这有助于节省体力和清晰思考。 2. 调整姿势:头部向后,口鼻朝上,以便呼吸,手不要露出水面。 3. 控制呼吸:深吸气,浅呼气,以保持肺部充满空气,增加浮力。 4. 避免挣扎:不要乱挥手臂或腿部,这会导致更快下沉。 5. 寻找浮力:尝试抓住任何可以提供浮力的物体,如木板、救生圈等。 6. 呼救:如果可能,大声呼救吸引注意。 会游泳者的自救: 1. 应对抽筋:如果是由于肌肉抽筋导致溺水,尝试放松并缓解抽筋的肌肉。对于腿部抽筋,可以尝试将抽筋的脚趾向大腿方向拉,然后轻轻按摩肌肉。 2. 保持浮力:将身体卷曲成球状或采取仰泳姿势,以减少水阻力并节省体力。 3. 合理移动:缓慢且有控制地划水,避免过度消耗体力。 4. 求助信号:发出求救信号,比如挥手或呼喊,但不要过度消耗体力。 无论是否会游泳,保持冷静是溺水自救中最关键的一环。通过控制呼吸、寻找浮力和发出求救信号,可以提高被救援的机会。记住,尽量不要单独游泳,以防万一发生意外时无人援助。 如果您或他人遭遇溺水,请立即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并尝试提供必要的急救,如将溺水者带至安全地带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