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安动态 > 警务图片
三能浙警丨丁国盛:AI破壁人,他让沉默的证据说话

发布日期:2025-10-20 16:4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在玉环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大队的指挥工作台前,大队长丁国盛正紧盯双屏交互界面,指尖在机械键盘上快速敲击,对新部署的智能警务中枢系统进行最后调试。屏幕上,数据流以毫秒级速度滚动,一行行代码与可视化指令流交织闪烁,原本分散的模块在他的精准调控下,逐步完成链路对接……

29年前入警时,他是一名法医,他用手术刀精准还原案件真相,现在他用大数据助推警务新发展,变的是工具与场景,不变的是他骨子里的公安坚守。他先后入选公安部及省级人才库,两次获评“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并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成绩突出个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让科技助力实战攻坚

早在2003年,面对刑侦工作中数码照片管理难题,丁国盛主动跳出专业舒适区,硬“啃”计算机编程,成功研发“现场图像管理系统”,同期斩获省公安厅“聚宝盆计划”一等奖。

2024 年,命案积案攻坚遇阻,多起积案勘查数据因存储介质老化无法读取。丁国盛再度迎难而上,从零学习 3D 设计与机械电气知识,结合存储介质特性反复试验,自主研发出专用清洗工具与数据恢复辅助装置。最终,他成功恢复2起15年以上积案的现场勘查数据,为后续案件突破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用科技为破解历史难题注入强劲动能。

让智慧感知“又准又快”

“丁大师的模型会‘说话’”,这是基层民警陈润洲对丁国盛研发的“视图大模型”的评价。今年1月,辖区内群众报警称车内物品被盗,民警勘查后发现两名可疑男子,却始终无法锁定两人身份。最后还是在“视图大模型”的协助研析下,成功确认嫌疑人身份,最终将其抓获。

作为大数据实战中心的带头人,丁国盛始终以务实作风深耕智能感知领域,绘制感知布局蓝图,他牵头完成智能卡口建设,为治安防控筑牢“安全底座”。他主导研发系列线上侦查模型,不仅为专项行动、复杂案件侦破注入动力,还多次斩获省、市奖项。

让AI警务从“单打”变“合力”

7月1日晚,玉城街道某酒店门口发生一起醉酒闹事。民警在出警途中,便收到综合指挥室通过智慧警车车载平台及时推送的现场信息,帮助民警迅速制定处置方案,并及时调配附近警力增援,闹事事件被最快处置。

此次警情的高效处置,得益于警务创新实验室所研发的车载智慧警务系统。作为实验室的负责人,他深知“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他全身心推动警务创新实验室发展,将其定位为全局“创新引擎”。通过积极组建AI教官团队,开设AI通识课,让更多民警参与科技警务的研发和应用。目前,实验室已孵化实战成果数十项。

一个把解剖刀的精准、航标的坚守、代码的智慧,都熔铸进平安建设的科技民警,用29年的执着钻研证明:真正的科技强警,从来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藏在一串串数据和一行行代码之间的那份滚烫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