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微信:瞬间上万的“点评赞”咋来的?浙江警方披露…… |
|||
|
|||
8月24日,浙江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暨“净网2023”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通报整体工作开展情况,并公布5个典型案例。 据介绍,自6月底行动开始以来,全省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2.5%,发案下降1.89%,破案上升1.3%,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6.89%。 另据会上消息,今年以来,浙江公安机关共抓获各类网络违法犯罪嫌疑人2.4万余名,移送起诉5980余名。 会上还发布了5起典型案例,其中两起涉及“短视频”的案件,引发关注。 一天内粉丝成千上万地涨 “流量密码”被破译 2022年8月,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网安大队开展日常网络巡查时,在国内某知名短视频平台上,发现了一个名为“文某丑”(已封禁)的“营销号”。 “这个账号以搬运最近爆火的网络短剧为主,没有任何自己的原创内容,每天的发布量有十几条。粉丝量增长异常快,我们开展调查时,已经拥有超41万的粉丝。”路桥分局网安大队副大队长陈聪说道。 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路桥公安的警觉,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个账号背后,是一款短视频非法软件。 警方顺藤摸瓜,发现了潜藏在幕后的一条违法犯罪产业链。软件实控人名叫颜某某,他原本是短视频行业从业者,还注册了一家互联网小公司,做软件推广。 颜某某深知“流量密码”,对会火的短视频判断准确,便想到了一个“歪主意”——既然自己做不火,那就“搬运”别人的优秀作品,再替换视频后发布,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获得流量。他找来了一批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开发制作视频搬运黑产软件,并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销售。 这个“搬运软件”是如何运作的? 据陈聪介绍,这款软件的本质是恶意程序,“偷盗”功能强大。首先,它能够“偷”来别人制作好的视频,并“躲开”短视频平台的审核,成功窃取本属于别人的“流量”,涨粉快的时候,一天就能有几千甚至上万的粉丝关注。 但颜某某团伙自己并不养号,他只将“搬运软件”以卡密形式进行售卖,由代理和用户自己养号。以“文某丑”账号为例,一旦有了粉丝和流量,就可以用来直播带货、接广告等,赚取费用,或者直接将账号以高价卖给别人。 陈聪说,今年2月,网安大队在前期工作积累中,还发现一起类似案件,一个以周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也开发了类似的视频搬运软件,绕过短视频平台监管,获取了巨额利润。 以非原创视频替换搬运侵犯他人著作权获利,由于简单易会、获利不菲,极易衍生出模仿效应,导致劣质、违规内容频上热门,原创却无人问津,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影响原创作者的合法利益。 据不完全统计,该类软件用户达数十万人,严重影响短视频行业的生态健康和有序发展及网络安全。 2022年9月、2023年3月,专案组先后分别赴省内各地以及江苏、上海、黑龙江、山东、甘肃、辽宁、湖北、广西等8省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捣毁以颜某某、周某某为首的两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案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冻结涉案资金1500余万元,关停涉案网站6个、微信公众号12个。目前,两起案件均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移送审查起诉。 一屋子10000多部手机 “网络水军”的背后…… 今年3月,宁波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有人非法利用云控软件给直播间、短视频等平台虚假“点评赞”服务进行牟利。 宁波警方立即开展立案侦查,查到了一个以许某为首的“水军”团伙。 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许某等人非法牟利300余万。获利方式非常简单——1部手机1小时收费2元-3元钱,每部手机在同一直播间活跃时长约在4-8个小时之间,任务完成后即刻结算费用。 查获这个团伙时,他们有手机11000余部。别看手机量大,其实操作并不难,许某只需运用云控软件和翻墙工具、远程控制等技术,就能实现一台电脑控制上千部手机 现场,警方还扣押电脑7台,银行卡20余张等作案工具,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目前,许某等9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依法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据介绍,浙江公安机关以打击整治“网络水军”专项行动为依托,重点打击“网络水军”舆情敲诈、造谣滋事、强迫交易等恶性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全力维护人民群众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和正常网络秩序。行动开展以来,杭州滨江、宁波余姚各破获一起打着“舆论监督”旗号炮制某公司负面帖文而对该公司敲诈勒索的“网络水军”案件。 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浙江公安机关以“百日打谣”专项行动为抓手,今年以来,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103起,查处造谣传谣人员131名,清理网络谣言信息5万余条,关停违法账号3326个,整理重点互联网企业、网站1987家。 (来源:平安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