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微信:这事必须曝光!台州某地交警生生毁掉了一个“产业链”! |
|||
|
|||
临海市杜桥医院的脑外科、骨科生意少了一半多;在杜桥生存了10多年的三家伤残鉴定机构,现在都撤离了;几家专修事故车的修理厂转让了。这一切,都因为近年来杜桥的交通事故大幅下降。 那么,这场“珍爱生命,跟交通事故说不”全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全民大行动在杜桥究竟是怎么打的?杜桥交警中队以实干担当的精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借势借力,创新交通综合治理方法,打下扎实的社会基础,既治标又治本,营造了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 工作成绩 2018年、2019年 辖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 分别下降42%、22% 在杜桥镇行风评议中 近两年该中队综合成绩 高居第一 2019年,群众满意度99.6% 远远领先其他部门 借势借力用“绣花功夫”治理安全隐患“杜北路与牌门路交叉路口的一个窨井盖破损,有安全隐患……”6月1日下午,临海市杜桥交警在巡逻时发现安全隐患,马上把情况发到杜桥交通事故隐患排查群里。半小时后,杜桥城建办副主任罗林华看到消息后,立即和施工人员来到现场进行修补。没过多久,罗林华回复修复好了,并附上图片。 这仅是杜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协同共治的一景。杜桥是台州市人口第一大镇。由于道路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群众出行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曾经交通事故多发。最多时一年交通事故死亡50多人,平均一周死亡一人。全民大行动开展后,杜桥交警中队借势借力,为镇党委政府出谋划策,助推出台电动车整治、警校共建交通安全进校园、警企联动等一系列工作方案,实行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精细治理。事故黑点G351国道杜桥西湖村路段是一条长下坡且急转弯,司机和行人一旦稍有疏忽就会发生车祸。在经过交警、公路和城建等部门修剪影响司机视线的绿化带、在路口安装警示软桩等措施后,变成了“放心路”。执法有硬度也有温度。G351国道杜桥洋平村路段,枇杷杨梅等应季水果常常沿线占道贩卖,存在安全隐患。杜桥交警协调路政等部门在公路一侧设立市场,规范摆摊,安全的同时也保障了村民的利益,得到了村民的称赞。 杜桥对症下药,通过全面增设减速杠、警示桩、隔离设施以及大货车临时停车场等安全设施,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 警企共建常态严管“重点车辆”当前,杜桥镇经济蓬勃发展,拥有工程运输企业20家,运输车辆284辆。早几年,杜桥重大工程车事故触目惊心,使人谈之色变。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和车队长的个人安全意识没到位。交警中队组织杜桥工程车驾驶员进行面试笔试,通过面试笔试,淘汰掉安全意识差的驾驶员,一旦未通过考试,台州之内都不再录用,成为台州工程车管理制度样本。定期组织开展针对工程车驾驶员的大型安全会议,向企业管理人员和驾驶员反复敲警钟,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针对工程车超载这个痼疾,中队对安全要求、装载的规范多少,一个口子咬到底,一杆尺子量到底。任何人不得搞特殊留情面。按要求行车的,则一路绿灯。 之外,还强制驾驶员午休,特别是夏天高温时段,从12:00-2:00,禁止任何工程车驾驶,这在台州属于首创。在强制午休的时间段里,通过GPS和天网在溪口等必经之路设监管,让违反规定的驾驶员插翅难逃。经整顿,杜桥工程车管理有了极大的改观,自2018年8月至今没有发生死亡事故。电动车管理是工作的难点。交警与东海翔集团、盈昌集团、绿佳电动车等辖区大企业联系,取得企业的大力支持,形成警企联动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同时,对违法电动车一律扣车7天,共查扣了1.4万辆,让“任性”的骑车人“长记性”。严管之下,目前杜桥电动车守法率已达85%以上。 宣传全覆盖 48个微信工作群 “盯着”事故预防 6月5日,龙王堂村支部书叶丞德身穿劝导员马甲在杜桥溪口交叉口一丝不苟地维持交通秩序。自今年3月份起,杜桥交警在溪口、杜川路两个交通复杂路口设立安全劝导站,组织办事处和村居干部以及轻微交通违法人员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宣传安全知识。设立安全劝导站、建微信工作群、开通大喇叭……杜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有众多亮点,宣传手段灵活多样。 中队建立杜桥镇学校交通安全群,群里有杜桥镇分管教育的宣传部长、宣传干事、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学校有需要,直接群内对接。像这样的微信群有48个,涉及客运、电商、餐饮、物流、快递、工程车等企业和村居网格员,交通安全宣传网络覆盖各行各业。 “乡亲们,我们要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认真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通规则。”“大家都注意啦,最近天气逐渐热起来了,开车上路,千万不要疲劳驾驶,也不要超速、超载……”在杜桥镇区和各乡村,每天早中晚遍布村头街尾的大喇叭都会播放各种交通安全常识,讲好预防事故故事,提升群众文明交通素养,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 |